逝者太突然57岁中科院院士蒋华良病逝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

“蒋华良院士走得太突然了!”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蒋华良先生因突发心脏骤停,医治无效,于年12月23日15点54分在上海逝世,终年57岁。

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透露,蒋华良离世的当天上午,还在参加抗新冠病毒候选新药VV会议。当天下午,原定有一个蒋华良需要参加的线上会议,但久等不来。蒋华良学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李洪林说,“我们觉得诧异,因为蒋老师特别守时,我们赶紧联系家属,后来得知他突发心脏骤停,当时正好家里没有人。”

突发心脏病逝世

年12月23日15时54分,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蒋华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终年57岁。

蒋华良,年1月出生于江苏常州,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年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年担任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年至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蒋华良

蒋华良主要从事药物科学基础研究和新药发现,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等奖项。他系统发展了药物作用的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理论计算的新方法,被国际同行高度重视和应用,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沿,同时发展了能预测化合物药效的理论计算方法,解决了药物设计领域的重大难题,并针对多种重要靶标,发现了数十个新结构类型的先导化合物。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完全不敢相信,我们没有一个朋友相信他真的走了,听说华良兄昨天上午还在家里开线上会。”微芯生物总裁鲁先平称。他在22年前回到中国创业时,就认识了当时还是教授的蒋华良。“华良兄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在20多年前就提出了很多和药物研发相关的、开放性、前瞻性的策略,这在当时的意义非常大,而且他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首先考虑的永远是国家和科学的利益,是个真正的科学家。”鲁先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说。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援引一位12月23日上午和蒋华良院士开会的业内人士的话称,“昨天(23日)上午9点到11点,我们还和蒋院士一起开会,是一个新冠口服药的讨论会,当时蒋院士的精神状态还很好。”该业内人士还说,“据我们了解,蒋院士并没有感染新冠,而是突发心脏疾病。”

蒋华良曾在自述文章《国之所需吾志所向》中表示:“我的个人成长经历,是一个从个人奋斗为目标发展成以研究所和国家发展为目标的经历。‘国之所需,吾志所向’是矗立于心的科学信念,我将更加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终身。”

蒋华良旧照

原本志不在化学

年,蒋华良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农村,在“文革”期间读完小学,他在自述中称,“当时的教育事业基本停顿,除了一些浅显的语文和算术以外,基本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父辈们整日艰辛劳作,却无法保障全家衣食的情形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儿时的我非常向往城市生活,梦想着哪天能离开农村,转成居民户口,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解决温饱问题。”

年高考恢复,正在读初中的蒋华良看到了离开农村的希望,加之徐迟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蒋华良一刻未停地投入到了学习。初中便自学完了高中数学课程,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武进县重点中学——湖塘桥中学(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前身);因病休学一年,期间自学了高等数学。当时的大学录取率仅3%左右,蒋良华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刻苦努力的精神,于年,考取了南京大学化学系。

事实上,蒋华良原本填报的是数学、理论物理学专业。但数学老师周亚瑜认为“读化学,将来可以去化工厂,工资待遇好”。出于对这个绩优生的偏爱,他帮蒋华良更改了志愿。

多年后,蒋华良感慨地说:“这反而成就了我更宽广的知识基础,毕业后先去了华东师范大学攻读量子化学硕士,再到上海药物所从事药物设计,我喜欢跨界做科研的感觉。”

毕业后蒋华良进入江苏省常州化工研究所工作。并在工作期间不断探索着自身发展方向。因一直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又是学化学出身,加之当年理论化学是化学的热门学科,年,蒋华良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攻读量子化学硕士学位。年,蒋华良在山东省济南市参加第三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时,遇见了著名药物化学家嵇汝运院士,并听了陈凯先院士关于药物设计的大会报告,“突然之间有了终身奋斗的目标:将自己所学到的有机化学和理论化学知识用于药物研究。”

年,蒋华良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嵇汝运院士和陈凯先院士,进行药物设计方法发展和应用研究。他曾多次提到,嵇汝运院士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蒋华良在《一些与嵇先生相处的零星回忆》一文中说:“自年至年,我在嵇先生身边学习工作18个年头,亲历了嵇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在认识嵇先生前,报考吉林大学唐敖庆先生的研究生一直是我大学时的志向。自从见到嵇先生后,对嵇先生的为人以及他从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我产生了新的想法——哪一天跟嵇先生读研究生就好了,有机化学和量子化学都能用上。”博士学习期间,在嵇汝运和陈凯先的指导下,蒋华良完成了3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药理学报》、《中国化学(英文版)》和《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JMC)》,当时还少有中国学者能在JMC杂志上发表论文。

年,蒋华良陪同嵇汝运出访新加坡,嵇汝运称:“小蒋,你的数理基础较好,今后应注重数理知识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回国后,蒋华良系统地学习了国外药理学教材和相关文献,最后形成了《物理化学在药理学中的应用》书稿,编入了由丁健院士主编的《高等药理学》研究生教材。

年“非典”期间,蒋华良带领研究团队全面投入到寻找抗SAKS药物的研究中。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表达了SARS重要蛋白,标记了一条可能的SARS感染途径,获得了一批有效的SAKS病毒化合物。在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研究小组以“重要药理作用的靶标动力学行为与功能关系研究及其药物设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年,蒋华良与现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主委吴蓓丽等人合作,首次测了GCGR全氏蛋白的三维结构,并揭示了该受体不同结构域对其活化的调控机制。这项成果为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

年,蒋华良与饶子和院士合作,进行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攻关。年1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抗-nCoV冠状病毒感染联合应急攻关团队宣布:联合课题组已测定新型冠状病毒3CL水解酶(Mpro)高分率晶体结构。蒋华良则于同年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而蒋华良自己最满意的论文则是年,他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李洪林博士合作的,题为《FreeenergylandscapeforthebindingprocessofHuperzineAtoacetylcholinesterase》的文章。该文章提出了配体-受体结合自由能全景图(bindingfreeenergylandscape)构建方法。应用该方法,研究人员构建了国际上第一个精确的药物-受体结合自由能全景图----抗阿尔茨海默病天然药物石杉碱甲(Hup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相互结合的自由能全景图,同时该方法能详细地给出药物与受体结合和解离的具体轨迹和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可据此提出新的药物设计策略。

他有个雅号“拼命三郎”

家国情怀,这是采访中被提及的高频词。

“直到现在我都有点懵。”第一时间闻讯的蒋华良学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李洪林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12月23日下午,原定有一个蒋华良需要参加的线上会议,但久等不来。“我们觉得诧异,因为蒋老师特别守时,我们赶紧联系家属,后来得知他突发心脏骤停,当时正好家里没有人。”

“华良离世的当天上午,还在参加抗新冠病毒候选新药VV会议。这几年他为这件事消耗了太多心力,每次我碰到他都忍不住说,你太累了。”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据介绍,该新药已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卫生部的上市批准。在国内已完成1项三期临床试验,并正在开展2项临床试验。

“我和华良认识20年,虽然他比我小一岁,但我经常说他是我事业的导师、人生的挚友。记得第一次见面,他意气风发,讲话很幽默。”徐华强说。年,时任上海药物所副所长的蒋华良一直力邀他到所里建立药靶中心,提升原创新药研发能力。当时,徐华强在美国的实验室处于上升势头,但他被蒋华良的诚意感动,决定每年到上海工作半年。“华良竭尽全力创造科研平台,使得我可以心无旁骛。”徐华强如今已全职加入上海药物所。

“不论是禽流感还是新冠疫情,他都第一时间组织科研攻关,以此为己任,鞠躬尽瘁。”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柳红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她与蒋华良团队合作,研发的另一款抗新冠病毒候选新药,已在国内启动临床二三期试验。

“蒋老师曾经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我眼里,他是侠之大者。酷爱科学,可以用来形容蒋老师,他有个雅号‘拼命三郎’,在他的研究中是没有黑夜与白昼的。我也很拼,所有人都觉得我很像他,那都是受他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所影响。”李洪林说。他们两个都喜欢熬夜工作,只要一有好东西,比如最新科研进展,就忍不住半夜给对方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yiyangping.com/pfzl/11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